南方摩托-飞戈入手记
Hello 大家好,好久不见啦。最近博客更新缓慢,忙碌是事实,但无车未能出游亦是关键因素(小声嘀咕:狗屁,就是懒)。开玩笑啦!
前车回顾:力刻 ARIIC 318
话说 2022 年,我曾入手一台 力刻(ARIIC)318系列 冬奥灵感版。当时一咬牙,28800 元拿下,落地直奔 30000 元!
力刻318主要配置亮点:
- 制动系统:前双碟、对向八活塞卡钳、浮动碟盘;后碟单向双活塞卡钳。
- 安全配置:配备 BOSCH 双通道 ABS 系统,制动效果出色。
- 车架:高强高钢车架,机器人焊接,钢管轻量化设计,操控体验人车合一。
- 动力:300cc 踏板动力,提速虽猛,但车身确实偏重。
虽然网上总有人说“国产垃圾”,但实际体验下来车子本身并没有什么大问题。可惜,它最终也没能陪我走到“318”国道就因为个人原因卖掉啦。
🔍 选型日记:复古小踏板的纠结
我本来就不想搞个太大的踏板车,又沉又不合心意。在摩托苑里瞅来瞅去,就盯上了维多利亚 300/250 系列。可惜 300 没有新车,250 新车发布还得等一阵,于是我开始在二手市场与车商周旋。
嘿,这时候朋友推荐了一辆车叫 “飞戈”,我当时就懵了:“啥?飞戈是啥玩意儿啊?”
经过一番深入了解,我发现这居然是辆新车,但基础参数和测评资料极少。
八卦时间: 等等…它居然叫梦拉丽莎?维多利亚? 蒙娜丽莎?你们三个到底啥关系哈哈!
我跑到摩托苑搜索 飞戈 250,发现这车跟 维多利亚 250 相比,维多利亚就像个“老大哥”,而飞戈 250 的评价几乎为零。直到我看到了官方发布的海报图:

看到实车的第一瞬间,我给它打上了标签:复古、迷你。我发给朋友看,他直接问:“哥们,你要买电驴了吗?”——它确实太像一辆电动车了!
说实话,一开始没听过“飞戈”这个牌子,但就像当初入手力刻一样,我选择了做个急先锋。
详细配置说明
整车的配置在同价位中相当不错,亮点颇多:
| 配置 | 详细说明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
| 轮胎 | 玛吉斯轮胎 | 提升抓地力和稳定性 |
| 安全配置 | ABS + TSC (牵引力控制) | 高端组合,保障行车安全 |
| 仪表 | TFT 液晶仪表 | 科技感十足 |
| 车机系统 | TBOX 车联网 + 地图导航投屏 | 功能性强,怀疑是否外包? |
| 发动机 | 隆鑫单缸水冷四气门电喷发动机 | 实际排量 244cc,SR250GT 同平台。最大功率 19KW,最大扭矩 23Nm。 |
| 人性化 | 蓝牙接听、胎压监测、智能感应锁、单撑熄火、手把加热 | 各种便利功能齐全 |
成本控制与启停系统的取舍
250 版本取消了 3 秒启停功能,转而改用马达点火方式。
- 3 秒启停:车辆能在短时间内自动启停发动机,减少燃油消耗和排放。
- 行业传闻:此前曾传出
飞戈 150动不动就熄火的问题。 - 我的猜测:厂家选择马达点火,或许是为了更好地控制 250 的成本和维护便利性。
点火系统对比
| 系统 | 纯电马达点火(飞戈 250) | 脉冲点火(常见内燃机) |
|---|---|---|
| 优点 | 启动速度快,无机械磨损,能降低排放和噪音。 | 传统可靠,技术成熟。 |
| 缺点 | 能耗较大,对电池寿命有影响。 | 依赖传感器同步信号,系统相对复杂。 |
尺寸与续航
- 坐高:官方仅 740mm,短腿摩友上手毫无压力。
- 油箱:容量 12 升(与 150 Max 版本相同)。
- 续航估算:官方百公里油耗
3.1L,理论续航 350 公里。实际骑行(市区堵车)猜测可能达不到 300 公里。 - 座桶空间:放不下全盔。需要放全盔的摩友可能需要另外安装尾箱。
开始定车与上牌经历
对比维多利亚,飞戈不仅在价格上更具优势,配置也更高。对于我这样追求性价比的普通人来说,飞戈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。
购车过程
- 定车:话不多说,直接定车。结果找遍了北京车友车行,250 根本没货!车瘾犯了,急坏了我。
- 等待:最终找了一家店慢慢等。我于 4 月 25 号订车,大约 5 月 17 号左右车就到店了,等待期约 20 多天,速度尚可接受。
- 优惠:这家店给的优惠不错:
官方 1000 元优惠+风挡、尾箱和尾架。但我个人不喜欢复古踏板加尾箱,最终选择了裸车。
上牌选号吐槽
仅以此经历给车管所提个建议:《关于车管业务办理的一些思考》。
- 居住证地址问题:我的居住证地址未写具体区,导致上牌时被要求回派出所开证明。我承认是自身疏忽,但建议车管所或初审时能人性化地开放一个地区查询服务,避免群众白跑一趟。
- 电子保单问题:朋友在车管所办理无需打印电子保单,而我在隔壁执法站办理却被告知需要,且工作人员不提供打印服务。无奈花费 5 元出去打印。
骑行体验
- 照片支持:目前仍在积累更多骑行素材,后续会及时加入详细照片和感受。
关于我对国产车的看法
核心观点:
价格优势不再是唯一亮点,品质保障和售后服务才是国产车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关键。
展望与建议:
- 技术创新:国内厂商不断投入研发,提升发动机性能、车架结构和电控系统,在动力输出、操控稳定性和智能化方面已取得显著提升。
- 品质与售后:国产车要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,保障关键部件的耐用性。更重要的是,品牌售后服务一定要保障到位。我们不怕你的车有问题,但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,不推脱不逃避。
- 价格优势:价格优势依然是国产车的一大亮点。价格相对亲民,提供了“便宜又大碗”的选择,这也是消费者喜爱的原因。
以上只是我对于国产摩托车的一些初步看法。这个领域复杂且多元,希望国产车继续努力加油深造吧!